沿河泉坝镇:生态文明建设描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06-02 23:37:32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夏阳绚丽,田畴淌翠,河流清澈,山川葱茏,村庄宁静。沿着风光优美的水田河谷穿行,蜿蜒流淌的水田河畔沿线八个村庄的2000多亩“泉是李”果园里果实缀满枝头,尽展生命的芬芳。这一幕幕美好图景,是日前笔者在沿河自治县泉坝镇采访期间的亲历所闻。
近年来,泉坝镇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振兴协调发展,念好“生态经”、算细“经济账”,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经济,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带领广大乡亲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奔小康崭新大道。如今,通过辛勤而富有开创性的工作,泉坝人民正激情满怀演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乐章!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做强产业发展文章,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
“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持续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步伐坚实有力。”该镇党委书记符云峰告诉笔者。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泉坝镇,境内山大谷深,过去长期受地理因素制约,发展步履缓慢。但当地生态良好,传统农业优势明显,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禀赋。如何实现 “产业突围”?
经过当地干部群众接力拼搏,泉坝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紧扣“一田二地五带动” 产业布局(即发展一片优质水稻示范田800亩,建设一个牛羊养殖示范基地,水产养殖示范基地3亩,发展蜂糖李产业2000亩,发展烤烟2350亩,发展青钱柳700亩,发展养蜂产业1000多箱,发展高山冷凉蔬菜1000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思路,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找到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生态环保与和美乡村建设良性促进。
在全镇15个村(社区)推广“3+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镇发展“3+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00亩,通过高位作物搭配低位作物间作的方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提升土壤肥力,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围绕“稳面积,提品质,创品牌,强宣传”工作思路,在土壤肥沃、水分光照充足、环境温度适宜的算子、大泉、泉坡、三坝、马家等5个村大力发展蜂糖李2000余亩,注册“泉是李”商标形成特色品牌,实行线下线上双线销售,蜂糖李远销广东、上海等地。通过举办李花节吸引游客拉动消费,走上了农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为镇域经济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探索“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突出主导产业,争取资金350万元,在捷克村修建“共享牛圈”8个,占地面积共21000平方米,由群众租赁牛棚养殖,每头牛租金400元,预计每年可获得租金16万元,所获租金全部归村集体所有。通过“农户租赁+村村联营+引企入驻”和省外引牛的政策福利,能切实为养殖户解决缺资金、用地难、建圈难、防疫难等问题,提高农户参与养殖经营的积极性,2024年计划实现400头肉牛存栏目标。“共享牛圈”的实施为进一步拓展全镇“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模式创新发展。
深挖区域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又有着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加持,该镇一个个村庄正在向着产业旺、经济强的喜人大道迈进。
云峰山下,泉坝河畔,山清水秀、森林环绕,鸟语花香,天纵形成的自然山水令人流连忘返。
多年来,泉坝镇大力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向着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和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在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交出亮眼成绩单。
如何厚植西部农村深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多年来,泉坝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保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抓好抓实。坚持以绿色为产业发展的底色,推动产业发展绿色化。
“我们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助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泉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彦告诉笔者,“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在算好‘经济账’的同时,也要算好‘生态账’;绿色发展不仅‘记在心上、写在纸上’,更是抓‘在手里’。”
该镇坚持向着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目标,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在一个个村寨建起投、收、运、处全过程垃圾收集点,群众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让群众在践行新风尚中有更多获得感。该镇同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系统治理,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为绿色发展建立“绿色标尺”,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该镇坚持用实用好各级资金,用足用活村级互助资金,解决群众发展绿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缺少资金的问题;聘请职业农民、土专家、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种植技术指导;为农户发展绿色产业购买保险,解决群众发展产业面临的自然灾害等风险问题;出台奖补办法,鼓励倡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增强群众主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鼓励群众进行土地腾退,还地于自然。这些扶持项目的实施,既打造了安全宜居家园,又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该镇坚持聚合力,出实招织牢生态环保监管网,倾注财力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夯实生态环保网格化监管责任,严守“四条红线”(生态、耕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纪律),全力摸排整治,打造秀美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建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场,将辖区内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集镇生活污水达标排放。2023年来,泉坝镇投入3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扮靓了和美乡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笔者发现,近年来,泉坝镇发展“含绿量”显著增加,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泉坝镇境内山川更加多姿多彩。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森林覆盖率达到68%。大泉村成为全省“单株碳汇项目”先行先试实施地之一。
绿富同兴,源源不断释放生态红利。立足生态环境禀赋优势,全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一体化结合的路子,实现各类资源效益最大化。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绣出“风清泉坝·潜力小镇”秀美画卷。
夏日的午后,走进位于悠悠水田河畔的“中国传统村落”三坝村,老寨、古墙、土家民居,于青山绿水间、翠柏修竹环绕下的村庄幽静安详,分外迷人。清清的河水,整洁的村道,扑鼻的花香,绿绿的庄稼,淳朴的村民们在辛勤劳作,好一幅和谐安宁的村兴民乐图!
同行的泉坝镇党委委员、组(宣统)委员兰雪娟笑吟吟地告诉笔者:每次走进民风淳朴的三坝古寨,行走于青苔斑驳的石板小巷之间,让人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年代,有种穿越时空之感。抑或有几位老人聚于寨门路口,聊着远去的故事和重复的话题;几群少年在文化广场上或欢闹嬉戏,或书写作业;柳树下,池塘边,女人们在摆谈家事,好一幅恬静和美的山水田园画境!随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古村环境越来越美,来这里寻觅乡愁记忆的人们越来越多。
近年来,该镇将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村寨打造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推进乡村绿化、道路亮化、环境美化。
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以村为单位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立志愿服务队, 2023年以来开展“送教上门”“送医上门”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组织志愿者、人大代表、党员群众、保洁员等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紧盯“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收集转运”三大攻坚任务,统筹落实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持续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投资59.6万元实施水田村道路硬化工程,投资100万元实施泉塘村道路建设项目,同时,为方便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投资90余万在泉坝社区、泉山村、泉堡村修建篮球场3个,投资30余万修建泉坝镇银杏广场,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和周边村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全力打造特色村寨。启动泉坝镇泉塘村县级示范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程,以“三园”建设为推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共建,还通过“村村联营”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项目。
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落实,以传统村落和自然景观为纽带,完成了泉坝镇三坝村和美乡村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传统村落项目建设,打造出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情怀的特色村寨。
与此同时,该镇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不松劲,不停歇。注重涵养乡风文明。以“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为载体,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勤劳,推行村规民约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2023年以来,全镇组织召开乡风文明建设调度会9次,组建整治违规酒席工作组扎实开展违规酒席治理,着力革除陈规陋习,推行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和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院坝协商。
2024年以来,聚焦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院坝协商2次,围绕群众关心的集体经济发展、文明家庭创建、环境卫生治理、移风易俗规范等方面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收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推动达成共识10项,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11个,把“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协商原则真正落到了实处。充分发挥乡贤力量。定期组织召开知名人士乡贤座谈会,围绕教育体系建设、农村产业发展、民生民本改善等话题,充分听取乡贤能人的意见和建议,动员乡贤能人在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办好民生实事等方面建言献策、贡献力量,通过乡贤能人整合资金资源,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眼下,随着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破陈规、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在泉坝蔚然成风。集镇农贸市场、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村(社区)亮化工程、村庄厕所革命、土泉公路、垃圾焚烧发电厂、大桥水库、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物阜民安、风清人和的“风清泉坝·潜力小镇”正在迎来美好的未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