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图古籍有话说④ | 读历史的好处是“不再为难自己”

发布时间:2024-08-06 10:34:23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

古籍离我们远吗?

其实挺远的。别说原文,即便是译文,也常叫人读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其实挺近的。我们日常的成语典故,思维方式,汲取的教训和经验,实则都来自经典。

古籍带着历史的厚重一路走来,表现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不得不承认,古籍是真的难读又难懂。怎么把“读古籍”的切入点和过程变得有意思?这一次,古籍有话说!

多彩贵州网联合贵州省图书馆,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贵图古籍有话说》。我们不想长篇大论全面解读一本书,更不想强调“深刻”,我们希望通过“借热词,读古籍,解困惑”,引起你对阅读古籍的兴趣。从古籍里找到先贤们留给我们的那些“情绪价值”,看他们教你怎么用智慧拿捏人生,一起找到自己的读书路径。

记者 应腾 熊茜雯 动态视觉/袁明钰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为什么要看古籍?为什么要把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掰扯开,再“痛苦”的去解读和领悟?

读万卷书,要是为了在其中找到成功的公式,得出一套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八面玲珑的经验吗?

这是我们在做《贵图古籍有话说》前夕,不断思考的问题。

而在贵州省图书馆馆藏的明刻本,秦汉黄石公所写的《素书》里,我们找到了这句话,为不断思考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黄石公素书》北宋张商英注(第三章 求人之志)

他认为,读历史,以古人的兴衰成败为鉴,就能减少迷茫和困惑。

简单理解,看过去的故事,首先会让你“开眼界”。

你看一统中国的秦始皇,看拓疆万里的汉武帝,看“万国来朝”的大唐,你就能理解“时代兴替”是历史的主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相似的是“它会重复它的规律”,所以有了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推古验今 所以不惑——《黄石公素书》北宋张商英注(第三章 求人之志)

你看“精神内耗”的王阳明,看“打不死的小强”苏东坡,看“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李白,你会发现,原来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和受尽挫折,不是只有自己在自我拉扯和内耗。帝王将相如此,圣人贤者也如此,他们的糟心事过去千百年,依旧在你我生活、工作中有着印证。

你看历史上无数人的相遇和别离、爱恨情仇,发现“不幸和苦难”才是人类历史上更长的主题;

看历史上的分裂和战争,发现这是更多民族历史上长期的状态;

看人类因匮乏而进化的过程,发现原来人类的历史更多是部战争史,是不断去面对疾病、饥饿、贫穷;

你看历史在变,但人性的根本,从没有变。

你会回想起那句从小听到大的话: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

DSC06383.jpg

贵图馆藏《黄石公素书》北宋张商英注(第三章 求人之志)

回看《素书》里的“推古验今,所以不惑”,我们面对的困顿和不安似乎也可以找到落脚点,即便它依旧没有解决。

但我们至少学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着去拥有“不动放光”的豁达,“无为”的从容,和“慈悲,智慧和力量”。

发现没,当我们逃脱“背书”的牢笼,原来读历史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不要为难自己”。

其实做《贵图古籍有话说》系列,是很“烧脑”的过程。

在解析、研读、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圣贤,也曾和我们一样活在巨大的精神内耗里,活在自我拉扯中,活在期待和执着里,也一样焦虑、自卑、孤独。

那一刻我们才发现,历史从不是甩在后面的“故事”,而是人生模板和范例。这些文史典籍,就是古人给出的解决方案。他们告诉你,“掌握规律就好,别难为了自己”。

在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他们总结人生的规律、财富的规律、感情的规律、健康的规律,选择一条“少走弯路少摔跟头”的路去走,就是那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让悲观的人继续前行,让无助的人得到力量,让傲慢的人心生敬畏,让迷茫的人开始思考。你看,其实我们读的史书,最终都是在“读自己”——发现自己,审视自己,然后不要难为自己。

嘿,朋友!不难为自己,才能做好自己。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