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网络法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发布时间:2025-02-25 10:31:30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30周年。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法治建设,不断探索符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特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的依法治网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法治的重要论述,按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紧跟国家关于互联网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网络法治建设的各项重要部署,结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完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有效加强网络法治实施、监督和保障体系建设,稳妥推进依法管网治网和依法办网用网。同时,贵州通过网络法治建设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护航数字经济,在网络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一、积极开展网络领域立法,夯实数字经济法规制度基础
  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积极完善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贵州以国家网络领域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贵州网络发展现状尤其是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贵州省信息化条例》《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贵州省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条例》《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同时贵阳市制定了《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和《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实施办法》和《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考核暂行办法》两部政府规章。上述地方立法合计11部,数量居于全国前列,为贵州网络空间依法治理构筑了法规基础。
  形成了以大数据发展应用为核心、以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共享开放和安全保障为支持的大数据地方立法体系,有力地支持了贵州省确立的大数据发展战略。贵州省地方性法规在保护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开放、健全数字经济法律规则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性努力,《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和《贵州省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条例》均具有全国首创意义。其中,《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作为我国大数据安全保护首部省级层面的地方性法规,它在确定大数据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大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促进大数据发展及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在数据交易合规、企业数据治理与数据资产评估工作、保护数据来源者合法权益等方面作出了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规定,对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入推进网络执法工作,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效能
  (一)加强党委对全省网信工作的领导,统筹引领建设网络综合治理机制
  贵州将党的领导全面深入贯彻到网信工作各个方面,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网格局,明确各级党委在属地网络综合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将网络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行考核,积极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网络工作体系、推动行业治网,强化党对互联网行业的政治指导,切实把党的工作有机融入互联网发展全过程,牢牢把握网络发展符合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不断提高网络执法的效度,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贵州省探索打造服务型网络执法监管模式,在法治轨道上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着力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网络合法权益。贵州建立执法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数据在全省范围内的快速流通和交易,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保障网络执法能力。网络生态治理是网络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2020年以来贵州省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乱象,持续优化全省网络生态;贵州省高度重视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连续举办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全省人民网络安全意识,持续夯实全省网络空间安全基础。
  (三)率先制定并持续健全完善分层分级属地化网格化网络管理工作机制
  2020年,贵州省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国出台《全省省市县三级网信综合管理执法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强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初步构建起完整的省、市、县三级网络行政管理执法体系。其次,贵州坚决落实“两个所有”,加强阵地管理和人员管理,压实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责任,统筹推进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网上网下管网治网合力。再次,健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处置一体化机制,打造三级网信举报矩阵,建成“六位一体”举报渠道,聚焦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治网,及时查处违法违规网站、账号,清朗网络空间。此外,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全覆盖,标志着贵州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向规范化运营迈出重要一步。
  三、充分履行司法职能职责,筑牢网络空间的法治防线
  持续加强对网络空间犯罪的打击力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及关联犯罪案件快速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了遏制。贵州司法机关紧盯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涉网违法犯罪多发的重点领域,司法机关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加强侦检协作、制定罪名指引、引入专业技术人员陪审等措施,不断加强打击力度。贵阳、遵义等地2024年相关司法数据表明,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案件快速增长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
  立足职能职责,积极推动网络纠纷化解、开展网络治理领域法律监督。审判机关针对逐年增长的网络领域民事案件,充分发挥定纷止争的司法职能,及时解决网络纠纷,有效维护网民合法权益和网络空间秩序。贵州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运用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有关行政机关及时履行网络行业监管职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余庆检察院在“打非治违”专项工作中发现网约车市场管理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最终推动市交通运输局制定《遵义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司法工作,提升了智慧司法水平。贵州司法机关开展了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政法大数据智慧监督云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面向政法机关的全业务、全要素数字化办案新格局。贵州省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设,实现检察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化、智能化,数字检察在全国检察机关创出七个“全国率先”。
  四、严格落实普法责任,推广网络法治知识宣传教育
  (一)高度重视网络法治宣传教育,严格落实网络普法责任制
  网信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各相关行政工作部门、司法机关以及公共媒体建立网络法治宣传平台、渠道,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法治宣传产品,持续深入宣传网络法治知识,形成网络普法宣传矩阵,构建起了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大格局,有效提升了贵州网络空间各方主体的网络法治意识。
  (二)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创新网络法治知识普及形式与内容,有效扩大了传播面
  贵州省司法厅“黔微普法”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达250多万,2018年被评为最佳政务新媒体。黔东南州司法局创作了800余部普法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累计吸引15亿人次观看,抖音账号“苗侗普法”有130万粉丝,该账号11次荣登中央政法委“中国长安网”全国司法行政抖音月度榜单20强。2024年,兴义市人民法院一则网络安全宣传短视频突破两亿浏览量,引起全网关注。
  (三)依托丰富的案例资源,加强以案释法
  贵州省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以“我是检察官”系列短剧开展普法,被22家中央媒体转发,“我是检察官”直播间2024年两场直播活动,观看量达200多万。省法院依托自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利用官方新媒体账号进行庭审直播、执行现场直播,发布典型案例200多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两岸潮平阔,风正一帆悬。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来,贵州的互联网事业经历了萌芽起步、稳步发展,到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高地,这一过程离不开贵州网络法治工作的保驾护航。面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纵深推进和贵州网络事业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广阔前景,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贵州网络领域的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四个体系将全面发力,在网络空间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等多个领域实现提档升级,推动贵州省的网络法治工作和全国的网络法治工作一起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系《贵州网络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