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三大抓”促发展 奋楫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03-11 22:28:53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2月7日,沿河自治县2025年第一季度1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4.98亿元;2月24日,沿河重晶石粉、莹石精粉等产品出口美国;2月28日,沿河“白叶一号”卖到粤港澳大湾区……
今年一开年,沿河自治县便鼓足干劲紧抓“头号工程”,旗帜鲜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创新思路、真抓实干、争先进位,奋力推动沿河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服务培育,不断丰富完善现有产业体系,持续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抓好新型综合能源开发和资源精深加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发展机遇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图片

日新月异的沿河城区。(沿河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抓产业
特色农业集群越做越大










2月19日,位于沿河自治县最大的西南牛城项目产业园内,牛羊交易中心、现代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饲草收储中心、牲畜洗消中心、饲草种植示范基地……现代肉牛产业集群延链建设已初具雏形。

“目前,我们仍持续推进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园项目标准化建设。”贵州西南牛城牧业有限公司CEO刘红辉介绍,2024年,沿河大抓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成立了贵州西南牛城牧业有限公司,并签订《沿河自治县乡村振兴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书(西南牛城)》,构建起“一主两辅”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开启龙头企业引领肉牛发展的新局面。

同时,为强化企业联农带农作用,沿河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销带产、以企带农、以村带户,建设了50个年出栏300头规模的镇(村)合作社育肥场,并种植5万亩高产饲草。为健全全产业链肉牛产业布局,该县还开展养牛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创建,带动农户参与产业链协作共享,实现联农、惠农、富农。

“我们以项目园区为依托,搭建‘肉牛超市’,公司不仅负责对全县养殖户进行培训,指导牛场建设和防疫技术,让农户就近买卖放心牛、健康牛,还能持续推进肉牛品种改良,带动饲草订单种植等多元产业。”刘红辉介绍,目前,西南牛城的“肉牛超市”已引牛5662头,吸引了超800户农户签订合同参与肉牛养殖,还为当地群众代养肉牛2000余头。

不仅如此,为大抓特色农业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沿河自治县采取以奖代补、项目支撑、贴息贷款扶持等措施,大力推广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草转化、检验检疫等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平稳发展。

2024年,该县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亿余元用于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其中,投入4216万元用于肉牛养殖场建设;投入肉牛贷款贴息资金600万元;投入366万元对人工种草进行奖补;投入到户牛产业奖补资金3450万元。同时,还制定地方特色农业牛保险方案,提供两种政策性牛保险供经营主体自主选择。

截至2024年底,该县全年存栏肉牛15.2万头,累计出栏5.24万头,生产产值8.85亿元,培育发展肉牛产业经营主体2.84万个(家),带动农村人口3.14万人发展肉牛产业。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聚焦特色资源,重点围绕生态畜牧、生态果蔬、生态茶,主抓“一主两辅”产业,逐步打造了以肉牛、空心李、生态茶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拳头招牌。做好“农业+”文章,加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构建起“主导突出、规模扩大、链条健全、竞争力强”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与此同时,借助深化东西部协作机遇,不断推进黔货出山,借力区域联动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如今,沿河白山羊地理标志品牌产业产值超2.87亿元,带动2.45万个经营主体参与发展;生态茶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长为超亿元大产业,出山入海飘香世界;空心李、食用菌、中药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越做越大,名气越来越响。












大抓项目
生态工业“点石成金”










“每月我们要向全国各地合作商发送2.5万吨重晶石粉、4000吨萤石粉等产品。今年已经累计销售3.48万吨产品。”2月25日,在沿河自治县洪渡镇的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内,该公司总经理魏东芳表示,目前公司各条生产线正在全力赶制订单,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图片

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阙成岱 摄


走进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钻井级重晶石粉生产车间,一堆堆矿料经过洗矿、淘汰分选、萤石磨砂等10余个工艺流程后,摆放在车间内。

魏东芳介绍,该公司通过提升生产工艺,采用国内先进的选矿技术,实现了精准化选矿、绿色化加工,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提升渣矿中的有效矿物回收率,实现“富矿精开”。

在沿河,重晶石、萤石矿产资源丰富,储量保守估算在4000万吨以上。2013年以来,沿河获省、市颁发及延续登记采矿权证41个。已颁证的矿山主要分布在塘坝、客田、洪渡等乡镇,重晶石、萤石、方解石矿的总储量达1697.37万吨。

为大力推进“富矿精开”,沿河自治县大抓项目规划,由贵州武陵地矿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统筹,注册成立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重晶石、萤石矿的开采、加工、销售、出口等全产业链建设,精开矿产资源,促进“点石成金”,拉动经济发展。

重晶石和莹石作为工业、医疗、食品等各行业的“工业味精”,用途十分广泛。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产品的优质品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排名前三的原料供应商,产品主要供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覆盖天津、湖南、河南、重庆、四川、海南、新疆等地,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

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10条重晶石自动化生产线、2条萤石自动化生产线、2条原矿处理生产线。2024年,该公司年产值达1.15亿元。

“近年来我们在延伸重晶石产业链条上不断加大研发技术投入,其中最新的零能耗反射制冷隔热涂料生产研究,获得了铜仁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研究成果不仅能提升产品指标,延伸使用寿命,还有助于节能减排。能用安全清洁的生产方式,对富矿‘吃干榨净’。”魏东芳说。

2024年,沿河按照“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思路,持续深入推进矿业产业化项目,不断加大对洪渡镇矿产工业园的管理和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力度,推动建设萤石矿深加工基地,实现县域工业生产总产值的明显提升。

今年春节后,在该县塘坝镇元布村,由贵州嘉岳矿业有限公司实施的沿河年产50万吨方解石及年产10万吨重晶石、萤石加工生产线项目正式施工。目前,该项目基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图片

贵州嘉岳矿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年产50万吨方解石及年产10万吨重晶石、萤石加工生产线项目正加快建设。阙成岱 摄


“年产50万吨方解石及年产10万吨重晶石、萤石加工生产线项目是沿河矿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延长重晶石、萤石等产业生产链条、促进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贵州嘉岳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冉景镕介绍,目前项目工程进度已开展25%,预计6月底前全部建成并试运营。

据悉,沿河自治县矿业产业化项目是有史以来该县矿产品加工行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总投资11.5亿元。主要聚焦塘坝镇的重晶石、莹石、方解石矿山项目的开发利用。

此外,该县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高质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聚焦“1+2+N”工业产业,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富矿精开”,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以工业率先倍增、率先跨越,促进全县经济总量增长。

截至去年底,该县纳入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29个,正常推进续建和收尾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12个,已完成投资15.81亿元。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27.3%。

眼下,沿河自治县正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破难点、通堵点,严格落实专班跟踪、领导包保服务机制,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强化项目管理,倒逼任务落实,确保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助推全县经济稳步向好发展。












大抓招商
清洁能源转化成新增长极










2月23日,在沿河自治县晓景乡中寨风电场风力发电项目基地,巨大的“大风车”正随风转动。这是沿河自治县第一个并网运行的风电项目。

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贵州电力有限公司成立的项目公司——国能投(沿河)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项目装机容量30兆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6418万千瓦时,预计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

图片

沿河自治县晓景乡中寨风电场风力发电项目基地。(项目公司供图)


国家能源集团是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行业的领军企业。沿河自治县通过招商,引进行业标杆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力量,把清洁能源转化为经济动能。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利用小时数约2139小时,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并创造经济效益。

为积极响应、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与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围绕清洁低碳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招商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招商,并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头部企业开展靶向招商,切实提升招商质效。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全力以“店小二”的服务意识,促进清洁能源转化成经济的新增长极。

连日来,在沿河自治县飞谯官风电场一期50兆瓦项目基地,上百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施工。该项目由沿河天沿风电有限公司建设,预计建成后年上网电量可超8000万千瓦时。目前,办公主体框架已建设完毕。

在谯家镇,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经推进实施进114户农户家中。一个个农户屋顶的空间变身成光伏发电站,开辟了“楼顶经济”新模式。

今年初,沿河招商引进浙江省浙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贵州昇仁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租赁群众屋顶等方式,预计安装40余万张光伏组件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整个项目预计将支付950多万元租金,涉及1万多户农户,每年可向地方财政纳税1000多万元。”贵州昇仁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朝武介绍,项目每年预计可发清洁电力约2.55亿度,项目25年周期内可节约标煤约19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2万吨,减排碳粉尘约17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9万吨等。

今年,沿河下大力气抓招商、抓项目,实行“专员式”“保姆式”服务,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吸引客商投资,使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并顺利建成投产。

沿河自治县牢牢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紧扣全县“1+2+N”工业产业体系和“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定位,着力“项目为王”招好商、“企业为上”安好商,抓住产业大招商这个工作重点,努力实现招商成效、园区招商、驻点招商、重点产业招商四个方面获得新突破。

2024年,该县招商到位资金17.4亿元,全年新增产业项目24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3亿元的131.08%。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5.5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亿元的100.18%。新增产业到位资金较2023年增长37.98%。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