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再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03-20 12:57:57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再加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希望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把乡村振兴做得更好,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得更好。”
“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
殷殷嘱托、字字千钧!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个播撒“希望”的季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铜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把乡村全面振兴做得更好,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得更好,让百姓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考察并作重要讲话,我们倍感亲切、备受鼓舞。”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廷相说,铜仁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山地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培育壮大生态茶、生猪、蔬果、牛羊、家禽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响“梵净抹茶”品牌,积极发展“双高”红薯,持续培育中药材、食用菌、冷水鱼等优势单品,做优做强产业振兴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铜仁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深挖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合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发展图景。
我市抢抓抹茶纳入全省“两红三绿一抹”茶产业发展战略机遇,乘势而上,高品质抹茶基地增加到6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出口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订单种植“双高”红薯11万亩,“陈薯”粉销售额超过7亿元……
“小红薯”如何升级为“大产业”?“立足本地优势是关键!”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具有战略指导性和实践针对性。”
目前,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集红薯种研发、选育、种植、淀粉加工、产品开发、销售、薯渣烘干利用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红薯采摘、农耕体验项目,不断推动三产融合。”张诚对此信心满满。
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始终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全面振兴的嘱托同频共振。近年来,贵茶集团依托铜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抹茶产业为突破口,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贵茶集团董事长蒙祖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抹茶产业,在建设智慧茶园和数字工厂、打造茶文化研学基地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一片叶子”的匠心,让铜仁抹茶飘香世界,书写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茶业篇章。
三月春耕正酣,从思南的红薯育苗基地到玉屏的油菜田垄,农户与农机协同作业的场景,折射出铜仁乡村的蓬勃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贵州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农人”,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姚林始终坚持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特色产业”的模式,打造山地高效农业典范助力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他认为,深耕田野,不仅要学脚踏实地的“老把式”,也要做农业现代化的“新把式”。
一年四季,在稻油轮作田、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园、菜篮子基地里,旋耕机、播种机、飞防无人机、收割机,一款款机械新农具代替锄头铁锹改变传统耕种模式。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旋耕机、起垄机、开沟机、收割机、无人植保飞机、插秧机、育秧粉碎机、育秧播种机等设备76台,共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16次,服务群众1000余人。
姚林说:“接下来,将继续带领合作社一起坚定不移推动山区农业机械化、社会化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家乡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为铜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增添动力。”
在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铜仁市选拔赛中,香柚香打造山地高效农业典范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凭借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荣获二等奖。
“我们公司立足万山区山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模式。”贵州香柚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松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重点在新品种选育、精深加工技术、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当前,铜仁坚持用好用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在“联”“带”上下功夫,在利益联结上补短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其中,贵茶集团采取“龙头企业+联盟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全省22个县市区61家茶企签订联盟协议成立贵茶联盟,辐射带动建设14万亩符合欧盟标准的生产茶园,已建成抹茶基地8万亩,主要分布在铜仁、黔南、遵义地区。通过贵茶联盟发展模式,带动近10万茶农增收致富,有力助推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联农带农是责任,企业需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模式,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共享增值收益,这既是经济任务,更是社会责任。”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张诚说。
思南县周寨村以“产业链共建、利益共享”为主线,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机制。生产端作为资源整合与分工协作,成立村级合作社统筹土地流转,农户以土地、劳力入股,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形成“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集约化生产体系;分配端作为多层次收益保障,企业按亩产承诺最低收购价,确保农户旱涝保收,同时成立周寨村医疗保障金、张诚教育补贴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融合端全链条增值,吸纳村民就业,实现“田间到车间”的本地化加工。
张诚表示,下一步将建立由企业、村集体、农户代表组成的联合理事会,定期协商利益分配方案,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监督,保障机制公平性,让周寨村实现“产业强、农民富、村庄美”的良性循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样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