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多彩文化破壁旅游方程式,贵州文旅高质量供给厚积薄发
发布时间:2025-04-19 17:49:46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当侗族大歌在巴黎街头唱响,“村超”“村BA”被亿万网友“云打call”,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多彩民族文化在贵阳越界影城精彩展示,红色文化演艺“红飘带”一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一个个生动热闹的场景,是贵州文旅的“破壁宣言”——以文化为内核、数字技术为媒介,构建起“文化即产业、流量即价值”的现代文旅生态。

黄果树瀑布。图片来源:安顺市委宣传部
从“村字号”狂欢到文化引力场

榕江“村超”现场。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演艺市场重构时空消费链
在城市,音乐会、演唱会、音乐节交织成时尚音符;在景区,声光电与自然山水融合,吸引游客入黔旅游。贵州以演艺重塑文旅消费的时空维度,让文旅消费链拓展得更长、更具文化性。

2025贵阳观山湖灯会庙市。

贵阳交响乐团演出现场。
数智结合驱动文旅共荣
文化优势如何转化为旅游驱动力?贵州以数智结合驱动文旅共荣,成果颇丰。
春节期间,《哪吒2》的热映,让拥有亚洲最宽IMAX GT银幕的贵阳越界影城走红,为抓住这场“泼天”流量,贵州以“屏”为媒,快速布局文化展示展演,创新“观影+旅游”的文化新体验,将观影热潮延伸到文化之美,让“流量”变“留量”,成为全国两会热议话题之一。
“为贵州丰富多彩的文化点赞。”2月中旬,山东游客田锋对贵阳观山湖灯会庙市主题设计连连称赞。这里既有老贵阳的“九门四阁”,又融合汉、苗、布依等民族的文化元素,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灯会运用声光电的创新设计理念,将花灯、演艺、体验互动融于一体,吸引35万人次游客观看,实现文化产业“开门红”。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建筑外观。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供图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以红色文化为内核,采用了目前业界最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国内最大的双曲幕剧场、多套超大荷载吊挂设备、超大弧形透声幕等先进设备,全新呈现和诠释伟大长征精神。运营一年,累计演出上万场,接待人数超百万人次,网络媒体曝光量突破5亿次。去年底,“红飘带”入选《人民日报》文艺年榜。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介绍,每天演出最多高达11场次,观众络绎不绝。
在遵义,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于2024年1月15日首演,成为国内外游客抵达遵义旅游的必选项,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1000多场,接待观影人数33万余人次。此外,遵义会议会址联动12处遗址打造的沉浸式研学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9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7%,成为文化带动产业的又一增长极。
全国人大代表、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表示,贵州围绕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用市场化思路转化打造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等特色品牌游学路线,持续提升贵州文旅的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坚持文化与科技融合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文旅数智化创新工程,结合现代科技,提升贵州文化传播的精准抵达率和吸引力,在文旅融合新赛道上跑出了多彩贵州的“速度与激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