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危险,不能忽视

发布时间:2025-07-26 10:26:10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夏天到了,气温越来越高了。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到水边附近去玩耍,以缓解夏天的燥热。但是水边虽然凉快,却存在着非常大的隐患。在水边区域行走或游玩时,一定要注意!

  不去河道清淤区域

  如何判断清淤区?看到河边有挖掘机在挖淤泥,围栏上挂着“清淤作业,禁止入内”的牌子,就是清淤区了,请一定要马上离开!要知道,清淤区暗藏着四大安全隐患:

  清淤用的挖掘机、抽泥船一般体型巨大,驾驶员的视线有盲区,一旦靠近可能被机械臂撞伤或卷入履带。更可怕的是,河岸土质松软,重型机械作业时可能突然侧翻!曾有工程因挖掘机离河岸太近,连人带机器滑进深水。

  清淤后的河底看似平坦,实则暗藏杀机。清淤挖出的坑洞深达3米,浑浊积水掩盖深度,踩空就会溺水;水底淤泥像胶水一样粘稠,人越挣扎陷得越快,救援难度极大。

  淤泥里常含重金属、腐烂垃圾甚至农药,散发的气味像臭鸡蛋混合消毒水。接触后会引发皮肤红肿、眼睛刺痛,误碰脏水还可能腹泻发烧。

  因此,见到清淤区警示牌或施工围栏,立刻后退到30米外安全距离。不可以翻越围栏捞鱼虾,禁止在清淤区附近骑车追逐或观望施工。

  注意野河边湿青苔

  除了清淤区,路过野河边上的青苔,也需要格外注意。一块小小的青苔,可能让你瞬间滑倒,让快乐变成悲剧!

  青苔为什么那么滑呢?主要是因为青苔是“海绵体质”,青苔像吸饱水的海绵,内部充满水分,踩上去如同踏在润滑剂上。而且,青苔还自带“黏液”,青苔表面分泌滑溜溜的黏液,减少摩擦力,堪比天然溜冰场。除此之外,青苔结构柔软,没有坚硬支撑结构,一踩就变形,很容易让人失去平衡。

  因此,遇到青苔,做到以下几点,避免悲剧发生:

  首先,发现岸边石头发绿、踩上去黏滑,立即后退,马上远离!绕行干燥路径。其次,要穿戴防滑鞋,别穿塑料拖鞋!选择橡胶底防滑凉鞋或溯溪鞋,增加摩擦。最后,要保证损伤最小化,若已滑倒,要立刻蜷身护头,避免后脑撞击石头,同时大声呼救。

  远离浪大码头边缘

  在海边作为“避风港”的码头,在遇上大风大浪时,边缘地带可能瞬间把我们吞噬!

  为什么浪大的时候,码头边缘如此危险?这是因为“疯狗浪”的存在。“疯狗浪”是突然出现的巨型海浪,高度可达数米。它毫无预兆,几秒内就能吞没码头边缘的人。除了海浪本身之外,湿滑与裂缝,也是跌倒坠海的推手。码头表面常覆盖湿滑海藻,雨天如同抹了油,极易摔跤;老旧码头可能有松动石板或裂缝,大浪冲击时可能断裂,让人坠海。除此之外,大浪退去时还会产生强劲回流,像吸尘器一样把人拖向深水。

  面对如此危险的海浪,我们要提前做好工作,远离浪大的码头边缘,保证生命安全。首先,要看天气和海浪状况,提前远离。发现海面白浪高度超过1米,立即退到码头内侧;遇大风预警、暴雨或台风天,绝不靠近码头。其次,要严守安全距离,浪大时,至少退到离码头边缘5米以外;若码头画有红色警戒线,请务必站在线内。

  最后,遇险冷静求救。若不慎被浪打湿,立刻趴下降低重心,手脚并用爬向安全区。

  远离夜间昏暗水边

  白天的危险,只要我们多加小心,都是可以安全避免的。但是夜间水边危险,有可能是我们无法发觉和避免的。所以,夜间水边太暗别去玩。

  夜间为何格外危险呢?这是因为夜间光线极暗,水中障碍物(如礁石、渔网)完全看不见。一旦踩空或被缠住,连呼救都来不及。而且随着夜间温度的降低,夜晚水温也比白天低5℃以上。一旦落入水中,易引发腿部抽筋,在冷水中肌肉僵硬,越挣扎反而加速下沉。除此之外,夜间潮汐变化更复杂,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速度可达每秒3米,连成人都会被瞬间卷走。

  因此,夜间水边要远离。天黑后远离河滩、水库、海边,哪怕白天常去的地方,夜晚也可能涨水或出现深坑。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必须在夜间途经水边,请注意穿着亮色衣服或佩戴反光手环,让车辆和路人能看见你。

  同学们要记住,虽然夏天的水域总是充满吸引力,但是水边的危险,可万万不能忽视。要知道,水边的危险可远远不止这些。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快快乐乐出游,安安全全回家。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