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12345”背后的黔西南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5-11-03 09:55:24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今天(10月31日)上午,“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黔西南专场在贵阳举行。州长黄兴文用了“12345”这5个数字,高度概括黔西南“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1——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成效更加明显。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三五”末的1322.0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478.86亿元。
2——改革开放两大动能更加强劲。市场经营主体从“十三五”末的24.67万户增长至2024年的32.22万户。
3——三次产业支撑更加有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三五”末的50.4%增加到2024年的53.3%,服务业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4——文旅、体旅、康旅、桥旅融合更加紧密。“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今年9月通车,成为引流超级IP,“引爆”旅游市场。
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粮食安全、生态环保、民生福祉、安全稳定五大底线任务抓得更加扎实。
5个数字环环相扣,展现的是黔西南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高山深谷,在新发展理念中逐渐变为资源长板和特色优势。
在答记者问时,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代乐特别分享道,前两天火爆出圈的“村GT”汽车公路定向赛,黔西南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每年都在晴隆24道拐公路上演着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当地还打通了一条以“峰、水、田、寨”立体景观为背景的滨河生态产业长廊,打造了万峰林马拉松、万人徒步等IP赛事。今年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通车之际,举办了铁人三项、跳伞等国际赛事,让体育运动与超级工程、自然人文完美相融。
准确把握新经济形态,山川之美正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花江峡谷大桥(图片来源于地道风物)
从现场发布的工业数据可以看到,“十四五”以来,以“富矿精开”为抓手,黔西南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更加凸显: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0%以上,“十四五”期间发电量预计超过2100亿度。农产品价值链持续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十三五”末的49%提升至2024年的58%;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模逐步壮大,黄金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贵州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2024年的41.5%。
还有很多与民生相关的动人数字:过去五年,黔西南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9%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民生类支出超1400亿元,精准识别三类监测对象,累计消除7万多人返贫风险。

万峰林(图片来源于地道风物)
山水与人文交融,产业与民生共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黔西南正以生态之美厚积发展动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