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红色印记 | 杨月光:红三军在我家乡
发布时间:2021-05-28 18:41:48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红三军于一九三四年五月从四川东南部地区进入贵州沿河,于同年六月,在枫香溪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决定创建黔东苏区。会后大力开展黔东苏区工作,从部队中抽调若干分队作为地方武装的基础。现分述如下:
红三军抽的干部到我的家乡汪家沟做群众工作,宣传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老百姓的队伍;红军是为穷人打仗的;是保护农民利益的;白军是反人民的军队,是土豪劣绅的队伍;是压迫穷人的;不是为农民利益的。红军不打骂老百姓,不抢老百姓的东西,不抓夫不抓兵,经过一段宣传之后,在我的家乡汪家沟上寨建立了汪家乡苏维埃(工农兵)政权。推选出杨通清当汪家乡苏维埃主席,其他区乡同样在红三军抽调的干部宣传教育帮助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乡苏维埃政权的任务,我记得有下列几条:
1、打土豪分田地;
2、动员农民参加红军和游击队;
3、报告消息(送情报);
4、动员农民支援红军和游击队;
5、优待红军家属和游击队家属。
为了巩固根据地,保卫苏维埃政权,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军队抽调的干部到地方,同苏维埃政权共同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组织人民武装,发动群众参加游击队,参加红军。地方武装发展比较快,仅在两三个月中,沿河、德江、印江、黔东、川黔边先后成立了十个游击大队,总共一千九百余人。我们沿河独立团有八个游击队,每个大队下设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设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设三个小队。每个大队有一面旗帜,中队没有旗帜。我参加的是第六大队第二中队,我们汪家沟上寨和源塘参加六大队二中队的还有杨通全、杨通朝、杨通炳、杨进光、杨通植、杨通尚等人。中队长杨正洪,是水田坝人。分队长是杨正会,是汪家沟上寨人。团长贺炳炎,是湖北松滋县人。他身体很健壮,中等身材,胸肩宽大,骑一匹棕色骡子,打仗时很勇敢,每次打仗他亲自指挥冲锋,起了带头模范作用。
我们沿河独立团武器较差,除团部警卫连有步枪外,其余八个大队都是鸟枪(火枪)、洋炮、大刀、红樱枪、梭镖,我参加游击队时带的是我父亲杨通权一杆杀野猪的梭镖,在湖南永顺县龙家寨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敌人两个多团,我们游击队补充到正规军的每个游击队员都换上了步枪,我扛的梭镖才不要了。我们游击队同敌人作战完全靠对敌人的仇恨和顽强勇敢的精神,也不懂什么战略战术。例如在毛田坪与敌人黎刚部队作战,就是靠这种精神把敌人打退的。第二次在甘溪与黎刚部队作战,同样是靠这种精神把敌人打退的。并且缴获敌人一部分步枪,我们二中队也缴获敌人步枪两支。
其次从沿河出来的敌人杨畅时部队到淇滩抢劫,我们沿河独立团分兵两路:一路从上坝下来进入场口,另一路从上坝下来经三岔到天宫井沙坨小河一带堵住敌人退路,把敌人赶下乌江也是靠对敌人的仇恨和顽强勇敢作战精神。这次作战,我亲自见到团长贺炳炎的警卫员在出场口地方(小河口方向)光荣牺牲了。他当时身背驳壳枪一支,马枪一支。敌人在乌江中淹死很多,只看到少数敌人游上对岸。
再是在枫香溪把印江出来的敌人打退,并追击敌人十华里,把敌人赶到大罗坝,还是靠这种顽强勇敢战斗精神。这次作战之前,派去的侦察员(敌人称探子)有一位同志被敌人抓到,没有向敌人投降,被敌人用大刀砍杀了,丢在枫香溪场中间一条小水沟里,这个同志是龙塘沟人,叫赵凤岗。刚参加革命的农民,作战为什么那样勇敢呢?这是因为农民受地主的地租、高利贷剥削和反动政府繁重的苛捐杂税及一切反动派的压迫,无法生活下去,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感化下,农民有了觉悟,只有打倒土豪劣绅和一切反动派,才能获得解放。因此,打起仗来很勇敢,象老虎那样凶猛,敌人见了很害怕,胆颤心惊,只顾逃命。
由于有红三军主力部队作后盾,我沿河独立团游击队大显神威,打得敌人不敢到农村来.对巩固根据地保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的作用。
红三军在黔东特区实行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对地主的田地实行没收政策,没收的土地分给贫农、雇农、佃农、对中农、富农不分田地,对地主分坏田地,对地主的粮食也是实行没收政策。把一部分粮食赈济雇农、贫农、佃农,一部分粮食作为红军部队的给养。对中农不分粮或少分粮,对富农实行筹粮政策,要富农把多余的粮食拿出来,也是一部分赈济雇农、贫农、佃农,一部分作为红军部队的给养。对于中农既不分田,也不分粮,因为中农是自耕农,既有田地,又有粮,基本是自给自足,只是在没收地主的衣物东西方面分给中农一部分。归结起来,总的一句话,就是实行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
另外对国民党反动政府任命的区乡长实行镇压的政策,对城市资本家实行筹款政策,对官僚资本家实行没收政策。由于实行这种好的政策,红军就得到绝大多数的雇农、贫农、佃农、中农和城市贫民的拥护,富农和资本家对红军既不拥护也不反对,仅是极少数土豪劣绅和官僚资本家反对红军。换句话说,就是团结了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孤立了富农和资本家,打击了土豪劣绅和官僚资本家。
红三军是革命的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谋利益。为了教育好红军战士,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歌予来唱。我们游击队也学习红军,每天都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支歌,使战士牢记为人民谋利益,不侵犯群众利益。
红三军纪律非常严明,对群众利益做到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若有违犯群众纪律者,以军法论处,重者枪毙,轻者给予处分。我们游击队也非常注意群众纪律,同红军一样,借了群众的东西要归还,损坏了东西要赔偿,每天行军住的房子在出发之前要上好门板,捆好铺草,送还原主,地面打扫干干净净后才出发。因此,红三军和游击队走到那里都受到群众的欢迎。
1、我们沿河独立团所属游击部队,有一次在淇滩镇驻扎时,团部住在街上,我们六大队住在靠小河边附近,因为沿河县城的敌人拂晓来袭击时,我们大队长没有请示团部,就把部队撤走了。幸好敌人打枪,团部和其他游击大队作了准备才把敌人打退了,没有受到损失。我们大队长黄修正是岩龙坝人,后来被团部扣押起来。为了严肃纪律,教育部从,在上坝枪毙。做一个指挥员应沉着应战,一边抵抗敌人,一边请示上级,应得到上级指示后,才能行动,否则不能擅自行动,违者军令论处。
2、我们游击队,个别战士因思想不通,想家开小差,捉回来就枪毙,这是不应该的。对战士应注意启发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的以军法制裁。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红三军在印江县木黄与中国共产党代表任弼时、军长肖克、政治委员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胜利会师。并在四川省酉阳县南腰界召开了会师庆祝大会。同时在酉阳县南腰界部队进行整编时,红三军改为红二军团。红三军原属七师改称四师,九师改称六师,每师辖三个团。四师辖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六师辖十六、十七、十八三个团。四师师长卢冬生,政治委员方理明;六师师长汤福林,政治委员廖汉生。暂缺第五师,后来在湖北新成立的第五师。五师辖十三、十四、十五三个团。
沿河独立团,是成立得最早,活动得最好的一个独立团,在四川酉阳县南腰界时才撤消。部队分别补充到四师和六师。贺炳炎团长调到六师十八团任团长。我们六大队二中队编入四师十团二营六连,我编在六连二排六班当战士。我们四师十团团长金臣忠后来提为四师师参谋长,已在湖南龙溪口作战光荣牺牲了。我们团的政治委员汤成功还健在,现离休。住在四川省委组织部干休所渡过晚年。
会师后,红二、六两军团力量大了。为了牵制湖南、湖北的军阀部队,使中央红军顺利到达贵州,而后继续北上抗日,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重新返回湖南、湖北西部地区打游击开辟根据地。黔东苏区暂时放弃,从此以后沿河、德江、印江等县地区被敌人重新占领,人民又遭了殃,吃了二遍苦。
虽然红二军团(红三军)部队离开了以沿河为中心的黔东根据地,但红三军在沿河半年多的革命活动,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好影响。沿河人民认识到,只有中国工农红军才是革命的队伍,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寸能彻底得解放,得来今天的幸福。
《黔东苏区永放光芒》书籍,此书由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2014年8月出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