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聚合力 民营经济添“新彩”——沿河自治县统一战线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25-04-03 20:39:57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统一战线紧紧围绕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位,不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携手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实施优质服务、精准施策,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劲活力,不断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了动人的民营经济发展乐章。
深入调研 找准企业发展难点
“企业在发展上存在什么困难?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在哪儿……”。这是沿河自治县委统战部与县工商联班子成员深入企业调研最关心的问题。
2024年以来,沿河自治县委统战部与县工商联领导班子通过带着问题深入汽车销售、卫生服务、农业产业、服务业、工业等各行业,实地调研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现场收集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并建立详细的走访台账和问题清单,并“点对点”拿出帮扶措施,帮助企业厘清发展思路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截至目前,共走访民营企业、商(协)会215家,着力纾困解难,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53个。
强化引导 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2024年,沿河自治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49家民营企业与23个乡镇(街道)的56个村(社区)紧密联系,构建起“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乡镇(部门)积极参与、龙头企业牵引带动、村企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筑牢根基。目前,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发放劳务报酬2000余万元。

沿河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是“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集设计、开发、加工销售与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官舟镇和土地坳镇设有厂区。主要生产各类职业装、西装、衬衫、羽绒服等,产品远销国外,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其中,官舟镇厂区已带动附近移民安置区100余人长期就业,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厂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及县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每年2.88个点的贷款利息贴息补贴,‘三免三减半’的厂房租金政策等,这些支持不仅让我们得以稳步发展和感受到民族团结带来的强大凝聚力,更让我们发展有动力。”沿河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付芬感慨道。
聚焦帮扶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眼下正值明前茶采收时节,贵州黎氏洪硕农业开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黎洪涛组织工人忙碌地采摘春茶。
据悉,该公司有茶园面积约500亩,种植有小叶福鼎、白叶一号等多种茶品种,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0余人次,每年支付劳务工资30余万元,实现产值约300万元。

前期,沿河自治县委统战部与县工商联领导班子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不畅、现金流紧张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为企业提供解难纾困方案,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并建议整合全县优质生态茶产业资源,创新产品、提升品牌,推动茶产业整体发展。同时,县里还为企业提供补贴,购买设备一次性发放20余万元补贴,企业每年还可享受3万元以上退税优惠。
“我们计划投入60万元进行转型,按照SC标准推进生产体系建设,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提升产品品质,逐步从B端转向C端,打造品牌IP ,为沿河生态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黎洪涛对企业转型充满信心。

文化赋能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在沿河,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连,省级非遗传承人杨云霞的傩面具雕刻便是生动例证。
傩戏作为当地特色文化,承载着民族智慧。在沿河自治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的支持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和收藏爱好者参与到傩戏文化的产业发展中。杨云霞通过雕刻傩面具,开发出耳环、钥匙扣等一系列文创旅游商品,让傩戏文化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支持傩戏文化传承与发展,在沿河自治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的协调和争取下,县里为杨云霞提供两间工作室,每年给予5000元补贴。目前,正在谋划傩戏文化博物馆事宜,让更多人了解傩戏文化,宣传傩戏文化,喜欢傩戏文化,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我们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紧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一主题。聚焦为民企纾困解难、惠企政策落实和走访服务民企,进一步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领民营企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沿河自治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崔照付说。

未来,沿河自治县统一战线将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搭建更多对接平台,积极开展常态化跟踪服务,通过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让统一战线、民族团结之花在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