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

发布时间:2025-04-29 15:06:29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2025年,贵州的春天,注定不平凡!

当习近平总书记的步履叩响黎平肇兴侗寨的青石板,当信团鼓楼的火塘跃动火红的光晕……顷刻间,黔贵春潮万重涌,泼天春意排闼来!


17422657975917.jpeg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月余来,整个贵州大地都沉浸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带来的温暖、幸福和喜悦之中。
(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贵州的春天因感恩奋进而格外美丽!
看!播州花茂村,春风拂面,花浪迤逦。
2015年,那是一个春意尚浓的初夏。总书记踏访了这个黔北山村。一句“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人民在领袖心中的份量。
花茂村的土陶窑炉,火苗升腾,映照着土陶匠人母先才幸福的笑脸。当年总书记俯身察看陶坯的情景,被他和乡亲们精心制作成20米长的陶板画《总书记来我家》,如今成为游客必访的“连心课堂”。


17421967455803.jpg土陶匠人母先才

领袖牵挂人民,人民感恩领袖。无数访客从这幅陶板画中,读懂了领袖与人民之间那份“双向奔赴的深情”。


花茂村从“荒茅田”蜕变成“乡愁地”,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千万元。“陶艺+”产业链让村民腰包鼓鼓,人均年收入3.2万元。


游客在花茂村农家乐里参观游玩。袁福洪 摄.jpg游客在花茂村农家乐里参观游玩。袁福洪 摄

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贵州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


闻!黔西化屋村,樱桃花香,幸福绵长。


2021年,那是一个春天。立春当日,总书记来到这个乌江边上的乡村。一句“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让人们感受到了领袖对贵州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殷切期待。


总书记冒着料峭春寒在村里嘘寒问暖的情景,乡亲们至今记忆犹新。绣娘杨文丽展示苗绣饰品时,总爱向游客提及“总书记过问的那款”;村民赵玉学讲故事,开头便是“总书记来我家亲手包过黄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杨文丽通过直播介绍苗绣非遗产品.jpg杨文丽通过直播介绍苗绣非遗产品

从“指尖技艺”到“苗绣经济”,再到“文旅同兴”,化屋村苗绣工坊年产值达300万元,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化屋村全民奔富,乌江碧波映晴空,贵州城乡收入比正在缩小。


化屋景区游人如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史开心 摄.jpg化屋景区游人如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史开心 摄

听!黎平肇兴,侗歌声声,颂扬党恩。


2025年,又是一个春天。总书记走进这个千年侗寨。


3月17日,信团鼓楼春意盎然,总书记与群众围坐火塘旁,一句“看到侗寨保护得这么好,侗族群众生活幸福,感到很欣慰”,顿时暖遍了万千侗乡儿女心田。


“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离别时,侗族群众齐唱《侗歌声声唱给党》,总书记挥手祝民富,数千群众泪盈眶。


3月18日,拍摄的肇兴侗寨春色(无人机拍摄)。.jpg3月18日,航拍肇兴侗寨春意盎然

领袖的挥手间,侗乡的歌声里,回响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时代强音。


这个春天,领袖与人民双向奔赴的暖流,滋润着贵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10年间,总书记3次亲临贵州考察,怎能不让人欣喜,又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二)

新芽绘翠景,春柳掀细浪,贵州的春天因锐意蝶变而绚烂多彩!

变,是春天的“硬核”,哪有不变的春天呢?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天里的贵州,见证这里的蝶变。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春光穿透云层,兴仁市鲤鱼村寨门前的红底黄字标语格外醒目。63岁的杨朝芬悠闲走出家门,感慨道:“这村里,现在跟公园没啥两样,大家都爱出来走走。”


兴仁市鲤鱼村.jpg兴仁市鲤鱼村

曾几何时,这里是个脏乱的村庄。如今,人均年收入1.8万元。户户庭前院后,繁花似锦,难掩幸福。


清明前夕,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来到“时代楷模”文朝荣墓前告慰:“爷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海雀村新貌。 李学友 摄.png海雀村新貌。李学友 摄

从“一户4人3个碗”到“一村百辆轿车停门前”,海雀村今非昔比。文均福继承祖辈遗志,植绿兴业富民,村民人均年收入1.8万元。


两个乡村的“幸福味道”,是贵州人民生活巨变的缩影。这巨变,源于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的深情指引。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对曾经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贵州人民,总书记一直记挂于心。


10年前,总书记带着深切的牵挂奔赴贵州考察,指引贵州撕掉千年贫困标签,奋力追赶与全国同步小康的步伐。


这追赶的步伐,体现在贵州城乡面貌的巨变中。


春和景明,行走贵州,犹如漫步在山水相依、城乡共荣的画卷中。


兴义市楼纳村,打造田园风光,跻身AAA级旅游景区,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全村人均年收入1.79万元。


景色迷人的楼纳村.jpg景色迷人的楼纳村。兴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玉屏自治县郭家湾村,昔日“污水靠蒸发,垃圾随风刮”,如今1537亩自然梯田风光成“网红打卡地”。村民陈龙应开农家乐,赏花季节单日接待游客超百人。


城市也在变。


省会贵阳:青云市集、南横街、曹状元街、太平路等老街古巷焕然一新,成为城市新地标。观山湖城市绿道将市民身边的“口袋公园”串联起来,“足下的幸福”正向郊区延伸……


贵安新区:樱花开两周,收入抵半年。这里找到了“颜值变现”的最优解,文化活动服务收入实现900多倍几何级增长,见证着“一朵花激活一座城”的奇迹。“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1745878721771.gif

这追赶的步伐,体现在贵州经济发展的巨变中。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有道,贵州在春天的更迭中坚守“底线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聚焦品种、品质、品牌,精心书写“土特产”新篇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2024年,在那暖意浓浓的“新春第一会”上,贵州开启聚焦“富矿精开”新篇章,将矿产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为产业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2025年,明媚的春光中,从“新年第一会”确立“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为全省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到“新春第一会”按下“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快进键,持续推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全力打造“3533”重点产业集群……贵州大地犹如春日里生机勃发的田野,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4月6日,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踏青赏花(无人机照片)。.jpg4月6日,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踏青赏花

今日贵州,如满载希望的列车,开足马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奔驰:传统产业如春日里的老树新芽,焕发出勃勃生机;新质生产力,以大数据为笔,赋能“旧”的改造与“新”的培育,新兴产业如春日里的嫩绿新枝,茁壮成长;用好“文化瑰宝”与“自然珍宝”,聚焦资源、客源、服务,加速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
多彩贵州精彩蝶变,生动彰显了总书记赞誉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为贵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芳草铺锦茵,繁花织彩旃,贵州的春天,因勇闯新路而活力迸发!

春天里,贵州路如诗如画:8784公里高速绕行山间,如银龙舞动;1657公里高铁穿越花海,似彩绸飘扬;7.87万公里硬化路通村达户,像金线串联……


这是贵州交通建设的“新路”,更是贵州迈向现代化的“新路”。


GIF_20250429063251924.gif

进入新时代,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究竟该走什么路?
10年回望,总书记为贵州擘画新路的历程清晰如昨。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10年前,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为贵州指明了“闯新路”的方向。
3月7日,随着最后一片嵌缝板如春燕般越过北盘江,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桥面贯通,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问鼎“世界第一高桥”,成为贵州高速公路上最靓的风景。


跨越“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一座新世界最高桥拔地而起。.jpg跨越“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一座崭新的世界最高桥拔地而起

贵州高速“新路”,素来以“高”闻名,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


贵州发展“新路”,同样以“高”引领,镌刻在总书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和与时俱进的精准指导中。


三月春雪覆盖下的梵净山,银装素裹,奇峰、林海与冰雪交相辉映,黔金丝猴嬉戏林间。


图片梵净山景区


这美景得益于铜仁市立法保护,果断关停周边高污染企业,使得这一“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与自然遗产的瑰宝”大放异彩。2023年,梵净山生态修复工程入选国家“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再到“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总书记的指引为“贵州新路”厚植了生态底色——
作为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正全力打造生态文明试验区、先行区,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2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跃升至63.3%。


3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贵州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


这些实践和成绩,充分印证了总书记的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的第一资源。


截至4月20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突破158亿元大关,一路闯进全球票房前5名。


这背后,贵安超算中心功不可没。它以每秒3亿亿次的强大算力,将2000个特效镜头的渲染周期从600年压缩至3年,创造了电影特效史上的奇迹。


贵安超级计算中心.jpg贵安超算中心

贵阳越界影城也因《哪吒2》而火爆异常,IMAX巨幕吸引着影迷们“为一块屏奔赴一座城”,连续多日登顶全国票房榜首。


这是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精彩注脚。


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总书记的指引为“贵州新路”夯实了鲜明的发展底色——
贵州绿色家底愈发厚实。2024年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48%,林业产业总产值高达4654亿元。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晨韵。王茂祥 摄.jpg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晨韵。王茂祥 摄

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全国领先,算力规模占全国2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7%,比较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未来产业蓄势待发。华为云企业、毕节煤磷化工等多个百亿级项目落地贵州。


春日暖阳下,福泉穿岩洞矿段“科技范”尽显:尖端设备齐上阵,无人机协同作战,矿车如蚁群般忙碌,矿石源源不断出山。矿石分层精细开采,损失率远低于国家标准。


穿岩洞矿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摄.jpg穿岩洞矿一角。肖伟 摄

这是贵州发挥资源优势闯新路的精彩瞬间。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总书记的指引让贵州“破”传统路径依赖,“立”新发展格局,贵州新路越闯越宽——
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5万辆。全国每3辆磷系电池新能源车,就有1辆搭载“贵州磷”。
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打通物流网络,吸引苹果、沃尔玛等全球500强企业落户。
……
贵州新路,是一条贯彻新发展理念之路,串联起贵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贵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开辟了广阔天地,书写着贵州新时代的春天故事。
(四)

东风拂四野,桃汛涨春溪,贵州的春天,因新的使命而生机蓬勃!

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新使命撞开春的大门,春风又绿乌江岸,贵州大地起新潮。


这新的使命,存储了坚定信心的奋进风采,标定贵州在新征程上的角色定位和奋斗目标。


这新的使命,赓续了苦干实干的奋斗基因,指引贵州人民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新的使命,彰显了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激励贵州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这新的使命,激活了善作善成的磅礴力量,校准贵州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方位。


GIF_20250429065547157.gif

4600万贵州人民,激情拥抱总书记的新期许,以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奋力展现贵州新风采。


新风采,展现在领袖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中。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贵州一切工作提供了最权威、最深刻、最有力的科学指导……”


3月24日上午,省委主要领导冒着晨雾、踏着春露来到威宁自治县双河村,深情转达总书记对贵州各族儿女的深切关怀,共商落实好总书记赋予贵州的新使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行动的引擎。


连日来,一场场宣讲,化作春雨沁润黔贵大地。各级领导干部来到农家院坝里,坐在群众板凳上,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送进群众的心田里。


当总书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要建立统一监测、分类帮扶机制,把民生底线兜牢”的新要求传遍十里八乡,万千群众眼眶湿润了。


当总书记“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示传到乡村,广大基层干部干劲更足了。


当总书记“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叮嘱传到民企的工厂里,众多企业家心里踏实了。


……
新风采,展现在加快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的征程上。


春日乌江,碧波荡漾。一艘艘集装箱货轮缓缓驶出余庆港,直奔重庆。3月6日通航的乌江集装箱航线,打通了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水运大动脉,标志着贵州实现了“一船直通长江”的梦想。


7月14日,贵州乌江集装箱航线首批货轮从遵义沙湾码头驶出,前往重庆涪陵黄旗港,标志着“贵州余庆—重庆涪陵”集装箱班轮成功开航,意味着渝黔在长江航运的合作取得新突破。.jpg乌江集装箱航线

这如春的暖流,激荡着贵州开放的大门,从乌江航线融入成渝、长三角经济圈到国际班列覆盖8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计221港口,从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畅其流到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汇聚……“三不沿”的贵州,一跃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开放前沿。


实体经济,如同春天的根基,正在黔中腹地筑牢。贵州长江汽车与贵州大学联合攻关,让车身减重30%,轻盈快捷;黔北“正安制造”,绽放于国际舞台,年产600万把吉他,占据全球七分之一的市场。


创新驱动,如同春天的雨露,正滋润着贵州的产业版图。“唯特高新能源”的磷酸钛锂量产,填补了国内高端电池材料的空白;“永青智控”的智能生产线,则如同数字化藤蔓缠绕,南极科考车载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精准控制,彰显着贵州的创新力量。


数字经济与新能源,如同春天的双翼,正引领着贵州向新发展。贵阳贵安,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破茧十年,沐浴着大数据产业的春风拔节生长,到2024年,新增交易额48.91亿元。贵阳高新区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协同创新,构建着全产业链的春天图景。


贵安新区。.png俯瞰贵安新区一隅

赤水河畔,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如同春雨般滋润着贵州大地。昔日的烟囱林立、河水浊浪,已化为今日的河畅、水清、岸绿。“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赤水市元厚镇的村民王德祥感慨:“以前打鱼一年赚两万,现在搞生态旅游,年收入能破百万!”


高质量发展,如同赤水河畔飘香的酱酒,需要有“经得起时间咂摸”的耐心,酱酒师们传承的秘诀,道出了速度与效益的辩证法。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正是遵循了如此“酿造智慧”,才取得了“大踏步前进”的好成绩。


大数据产业“十年磨一剑”,培育千亿集群,至2025年,数字经济将破5000亿元。便是贵州“保持定力与耐心”的生动缩影。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jpg贵阳大数据科创城

总书记在指引贵州“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这是贵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开关”。


黎平县肇兴镇加强党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手工艺,2024年接待游客超百万,收入10.2亿元,带动2000余人就业。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新风采,展现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再出发的奋斗里。


这新风采,犹如春天的花朵,在“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奋斗中绚丽绽放。


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依托红军渡口遗址,打造红色美丽村庄。修复红军泉,重铺古盐道,新建文化广场,民宿农家乐齐发展。2024年,游客破10万人次,人均年收入超两万元。


丘林村.jpg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

这新风采,如同春天的暖阳,照耀在“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行动中。


黔云招采平台创新构建国资要素统一市场,将国企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并纳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体系。贵州正以数字化重塑要素流动规则,让市场活力充分迸发。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这新风采如春天的旋律,谱写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乐章。


六枝引进山西美锦能源等龙头企业,形成煤—焦—氢综合利用产业链,正以工业体系升级激活县域经济全盘。


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这新风采更是魅力绽放。


黄小西数字人犹如春天的使者,亮相于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黄小西吃晚饭”文旅体新IP迅速走红。


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jpg数字人“黄小西”亮相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速打造,“村超”“村BA”等文旅体深度融合的“贵州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红飘带》《伟大转折》等沉浸式演艺,运用新技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人们在春天的气息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
这春,展现无尽活力。
这春,迸发无穷干劲。
这春,蕴藏无限未来。
2025年,贵州的春天,注定拥有不一样的精彩!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