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 重在“防”字当先

发布时间:2025-05-12 15:28:37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今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受全球气候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成为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防患于未然不仅是工作理念,更是关乎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担当,唯有“防”字当先,筑牢安全防线,才能在灾害来临时掌握主动权,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预警响应要跑在灾害前,以“一叶知秋”的敏锐织密监测网络。“要像绣花一样精准抓好监测预警”,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打破数据壁垒,构建“分钟级”预警响应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预警在灾害防御应对中的先导作用,将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转化为快速高效的防灾减灾行动力,才能在灾害来临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要把预警信息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的行动指南,让“叫应机制”穿透“最后一米”,真正实现“预”在灾害前、“防”在成灾时。


隐患排查要做在成灾前,以“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压实责任链条。“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持续巩固防灾减灾基础,健全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包保制度,将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险段、老旧危房等风险区域纳入网格化管理。通过“清单化”任务派发与“销号式”整改核查,确保隐患动态清零。唯有将责任扎牢到“最后一环”,让风险消弭于“萌芽之初”,方能实现隐患“早预警、早处置”,切实织密防灾减灾的基层防线。


应急准备要备在需要前,以“一应俱全”的底气筑牢安全屏障。“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应急准备的本质是“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要统筹推进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和预案演练。一方面,建立市县乡三级应急物资联储联调体系,确保救灾物资调得到、运得出、用得上;另一方面,推动救援力量下沉一线,开展“双盲”演练提升实战能力,让队伍在“枕戈待旦”中练就“临危不乱”的硬功夫。将物资储备作为“压舱石”、队伍建设作为“主力军”、预案演练作为“磨刀石”,方能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风险”,让“救大灾、抢大险”的承诺转化为“保平安、守底线”的实效。


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唯有将“防”的关口前移、把“备”的功课做足、让“救”的链条拧紧,方能在风雨来袭时筑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实屏障,以万全准备守护万家灯火,以未雨绸缪答好时代考卷。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