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斌:在案板上丈量生活 在绿茵场升华人生
发布时间:2025-11-15 12:59:21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在铜仁“梵超”足球联赛的绿茵场上,有一群来自市井烟火的追光者。他们白天是伏案的职员、吆喝的商贩、辛苦的建筑工,晚上则是足球场上的奔跑者。猪肉摊主宋斌就是其中一员。

近日凌晨5时,记者来到河东农贸市场,雾气尚未散尽,空气中裹挟着一丝丝凉意。宋斌系着围裙,双手在案板上对猪肉进行分割、称重和打包,动作沉稳、娴熟。
“每天凌晨4点起床,5点半准时出摊,一直卖到下午3点多。最累的时候,一天站都站不起来,吃饭的时候手都有点抖,就是想让老顾客吃上新鲜肉。”沿河乌江画廊队队员宋斌说。

可即便如此,宋斌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热爱。下午或者傍晚,收拾好案板、关掉摊位灯后,他便立即回家换上球衣,匆匆赶往足球场。
“ 一想到去踢球,就觉得浑身都有劲。我从小就喜欢踢足球,每次脚踩在草坪上跟着球跑,听着队友的喊声,白天卖肉的疲惫就全忘了,生活中的烦恼也没有了,只剩下开心。”宋斌笑得很灿烂。
在球场上慢跑热身、带球传球、射门训练,每一个动作都干脆有力,充分展示了他的扎实功底。

“有时候收摊晚了,赶不上球队磨合训练,就自己加练传球、射门,不能拖球队后腿。”宋斌说。
这份在绿茵场上的执着,起初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每当宋斌换上球衣奔赴训练场时,家里的事全都压在了家人的身上。
“有时候他去踢足球,我有点忙不过来。后来习惯了,也就支持他,因为他是在为咱沿河努力奋斗。”宋斌的妻子田芬表示。
在“梵超”这支多元化的草根球队里,宋斌既是队友们信赖的“老大哥”,也是主动求上进的“学习者”。训练时,年轻队员会教他新的传球技巧,他则把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分享给队友。足球让他收获了队友间并肩作战、彼此鼓励的珍贵情谊。

“以前卖猪肉总站着腰酸背痛,自从踢足球之后,体质明显增强,干活也有劲儿。其次,心态也不一样了,遇到生意上的烦心事,踢一场球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训练、一起比赛,互相鼓励,这种感觉特别好。”宋斌显得很轻松。

面对“踢球不能当饭吃”的言论,宋斌从不辩解,总是默默打开衣柜,看着里面挂着的几十件足球服,再轻轻抚摸那些奖牌。每一次触碰,就会更加坚定他热爱足球的信念,让他在追梦路上步履不停。

“卖猪肉是为了撑起一家人的生活,是责任,是烟火;踢足球是为了守住自己的热爱,是梦想,是精气神。生活不只有柴米油盐,还应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不奢求能踢得多好,只要还能跑、还能踢,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宋斌坚定地表示。
案板上的刀光,是生活的依附;绿茵场的奔跑,是热爱的升华。在“梵超”这场全民参与的足球盛宴上,宋斌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证明:生活或许平凡,柴米油盐或许琐碎,但只要心中有爱,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活成自己的“追光者”,让平凡的岁月绽放夺目的光华。
文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