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新场村:多措并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17 20:33:58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今年以来,沿河自治县官舟镇新场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主线,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特色产业、夯实民生基础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激发内生动力。昔日的山村正悄然蜕变,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初冬的新场村,处处跃动着生机勃勃的活力。村干部们忙着为村民完善土地确权档案;公益性岗位人员常态化清扫着村道;闲置校舍里孕育的食用菌破袋而出,成为增收新产业……
近日,记者在新场村村委会看到,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村干部们正耐心细致地收集、核对村民们提交的土地确权证、身份证等相关材料,逐一完善档案信息,为后续明晰产权、保障权益奠定坚实基础。

“土地确权涉及农户的切身利益,这段时间我们正在收集农户的土地确权证,及时完善农户的档案信息。”新场村党支部书记陈旭琴介绍。

这项细致入微的工作,只是新场村强化基层治理、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村容村貌的提升也被摆在突出位置。连日来,一支由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的队伍活跃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他们认真清扫道路、清理沟渠、整理房前屋后,开展常态化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定期清扫、评比表彰等方式,引导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对于村里的变化,村民陈翠芝感受颇深:“我们村非常注重环境卫生,每周打扫一次,把我们村打扫得干干净净。”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村民对整洁宜居环境的认可与满意。这种由外及内的改变,不仅提升了村庄的“颜值”,也涵养了乡村的文明“气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场村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大胆探索特色种植业,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7月至8月,村里利用闲置的小学校舍,发展起了龙爪菇和黑木耳集体经济产业。这一举措,不仅让沉睡的资产焕发了新生机,更成为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新引擎。小小的菌菇,在精心管护下茁壮成长,已然成为村民眼中的“致富伞”。
“这个产业非常好管护,只要注意恒温湿度就行。它既能带动我们村里村民发展就业,又能壮大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致富项目。”新场村监督委员会主任陈亚春对这项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据悉,截至今年10月底,该产业已销售龙爪菇1306斤、干木耳81斤,实现销售收入1.86万元。此外,村里还积极服务原有的肉牛养殖大户,帮助其纾困解难、扩大规模,2025年度为村集体带来分红资金1.95万元。

这些产业发展的成效,离不开扎实的驻村帮扶工作。自今年新一轮驻村干部调整以来,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摸底,迅速掌握村情民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惠农举措落地生根;坚决守牢防止返贫底线,对112户脱贫户和重点群体进行跟踪走访,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协助编制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和实事清单,按图索骥,精准发力;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规范村务管理,培养后备力量;用心用情做好为民服务,对接相关部门解决了幸福组季节性缺水、蔡家沟道路损坏、脱贫户子女就近入学、搬迁户生活困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在阵地建设方面,筹集资金改善了办公条件和生活设施,整治了村委会及周边环境;在乡村建设方面,积极争资争项,到位资金94.42万元,解决了5个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在乡村治理方面,完善村规民约,推行积分管理,评选先进典型,并正在筹备成立村级工会。

“下一步,我村将围绕‘一宣六帮’,做好党政方针政策宣传,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治理、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村级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发展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新场村驻村第一书记龙潭说。

从完善土地确权到整治人居环境,从发展特色产业到夯实基层基础,新场村正以务实的举措和昂扬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奋力耕耘。
文章推荐
相关新闻